叉車龍頭企業
美杭叉車是中國最大的叉車研發制造集團之一,有四十多年的叉車制造經驗,位列世界第9位,銷量已占世界工業車輛總銷量的7.8%以上。公司前身為始建于1956年的杭州機械修配廠,后更名為杭州叉車總廠,主營叉車及公車機械的制造以及修理。2000年,公司經過改制成為杭州叉車有限公司。公司現已成為中國叉車行業的龍頭企業。根據美國《現代物料搬運雜志》調查數據顯示,2013年公司排名全球叉車制造商第9位。公司產品暢銷國內,并遠銷俄羅斯、巴西、波蘭、法國、土耳其、美國等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1.2 專注工業車輛,品種百花齊放
公司主營業務為叉車等工業車輛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隸屬于工程機械行業細分叉車子行業。目前,公司已形成內燃平衡重式叉車、電動平衡重式叉車、集裝箱叉車、內燃牽引車、電動牽引車、電動前移式叉車、電動托盤搬運車、電動托盤堆垛車等多系列、多品種的產品結構,共有500多個品種、1,000多個規格型號,是國內叉車品種最全的生產企業之一。
內燃叉車:指使用柴油,汽油或者液化石油氣為燃料,由發動機提供動力的叉車。公司所生產的內燃叉車可以分為普通內燃叉車、側面叉車、重型叉車、集裝箱正面吊四種類型。
電動叉車:顧名思義電動叉車的動力來源是蓄電池,主要優點是污染小、噪音低,適用于對室內操作或者環境要求比較高的場所。根據用途可以分為平衡重式叉車和倉儲叉車,倉儲叉車根據用途又可以分為電動前移式叉車、電動托盤堆垛車、電動托盤搬運車。
其他工業車輛:公司所生產的其他工業車輛主要可以分為內燃牽引車和電動牽引車。公司內燃牽引車有2~3噸和3.5~8噸兩種型號可以選擇,低轉速大扭矩發動機與高效變速箱良好匹配,動力強勁,整車效率高,具有極佳的經濟性。公司電動牽引車有2~6噸、10~15噸、20~25噸等三種型號,具有低噪、低震動、節能環保等優點。
公司主營業務為叉車等工業車輛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占營業收入比重各期均穩定達到95%左右。從杭叉的收入結構中可以看到,公司核心產品仍然是內燃叉車,占比達到74%,其次是電動叉車,占比為14%
1.3 不懼激烈競爭,核心優勢凸顯
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叉車行業步入快速發展期,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業車輛分會的統計,近十年我國企業叉車總銷量由2006年的11.16萬臺增至2015年的32.76萬臺,行業規模迅速擴張。
國際叉車市場來看,叉車的銷售主要集中在亞洲、歐洲和美洲,亞洲近三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叉車銷售市場,其占比維持在40%左右。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日本豐田、德國凱傲、德國永恒力等全球知名的叉車制造商,上述企業主要專注于高端叉車的生產和銷售,中低端產品主要通過代工方式生產。
公司國內主要競爭對手包括安徽合力、龍工(上海)叉車有限公司、臺勵福機器設備有限公司等叉車生產企業,上述企業簡要情況如下,受市場競爭加劇和公司電動叉車產能不足的影響,公司市場占有率呈現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仍維持在20%左右。
行業競爭雖愈演愈劇,但公司憑借60年領域專注與耕耘,已經形成了核心優勢,在行業內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
技術研發優勢。公司與子公司已取得發明專利23項,實用新型專利153項,并獲得在歐洲專利局注冊的發明專利1項。依靠自身技術研發優勢,開發了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整車產品。
銷售網絡優勢。公司秉承“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為核心、以服務為根本、以合作求發展”的經營理念,經過多年的精耕細作,建立了一套完整、強大的銷售體系和售后服務網絡。目前,公司形成了一支由50個銷售型子公司、172家授權經銷商隊伍組成的國內強大的營銷服務網絡。
公司通過上述銷售網絡,快速掌握市場動向。公司可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營銷戰略,從而形成了市場與公司互動的良好局面;可以使公司迅速掌握客戶的需求和產品銷售情況,以最快的速度對客戶需求做出反應,為客戶提供必要的培訓和維修服務,形成公司與客戶良好的溝通渠道,培養了一大批穩定的客戶群。不僅如此,公司國內外市場雙向發力,產品遠銷俄羅斯、巴西、波蘭、法國、土耳其、美國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2 叉車行業步入穩定增長階段,受益制造業需求回暖
2.1 叉車品種多樣,下游應用市場廣闊
叉車是工業搬運車輛,是指對成件托盤貨物進行裝卸、堆垛和短距離運輸作業的各種輪式搬運車輛。叉車類型很多,根據分類標準的不同,有多種分類方式。按叉車的動力源不同劃分,可分為內燃叉車、電動叉車及手動叉車,其中內燃叉車還分為普通內燃叉車、重型叉車、集裝箱叉車和側面叉車等,電動叉車包括電動平衡重式叉車和電動倉儲叉車;按叉車的結構特點劃分,可分為前移式叉車、插腿式叉車、揀選式叉車、越野式叉車等類型。
叉車是實現物流機械化作業、減輕工人搬運勞動強度、提高作業效率的主要工具,具有通用性強、機動靈活、活動范圍大等特點。叉車在企業的物流系統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物料搬運設備中的主力軍。
由于其下游主要分散于制造業和倉儲物流行業,是宏觀經濟相對前瞻的指標體現,我們將叉車銷量增速與切削機床銷量增速作對比發現,二者在關鍵年份里趨勢保持一致,尤其是從2009年以來。二者共同反應了下游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需求,同屬于中游設備領域,其下游行業分布較廣,并且具有一定的共性。
2.2 產業轉移趨勢不可逆轉,設備換人正在進行
世界叉車工業逐步向新興市場國家轉移。叉車市場的發展國際叉車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處于成熟期,產品品種多樣、規格齊全,技術也日趨成熟,叉車使用的普及率也越來越高。根據世界工業車輛統計協會的數據,近十年間世界叉車銷量由2006年的82.41萬臺增長至2015年的106.42萬臺;受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全球叉車銷量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直到2011年全球叉車銷量才復蘇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2014年全球叉車銷量首次突破百萬臺達106.85萬臺,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受發達經濟體復蘇緩慢,新興經濟體增長乏力等因素影響,2015年全球叉車銷量較2014年略有下滑,但其銷量仍然超過了百萬臺。
本世紀以來,我國叉車行業步入了“黃金發展期”,發展環境顯著改善、生產規模迅速擴張、產品性能明顯提高、服務質量逐步改善。近十年間我國企業叉車總銷量由2006年的11.16萬臺增至2015年的32.76萬臺,實現了叉車行業的巨大飛躍。2009年開始,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叉車生產國和消費市場。2014年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我國企業叉車總銷量達到35.96萬臺,刷新歷史記錄。2015年,受國內經濟處于轉型期、經濟增速放緩及叉車市場保有量等影響,導致我國企業叉車總銷量較2014年下滑8.90%。
從產業周期的角度分析,在全球范圍內看,叉車產品和叉車產業都處于成熟期,但新興市場如亞洲(除日本外)、非洲的叉車產品和叉車產業仍處于發展期。隨著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的發展,世界叉車工業逐步呈現出向亞洲及世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轉移的趨勢。根據世界工業車輛統計協會的統計,2015年全世界共實現叉車銷售106.42萬臺,相比2014年下降了0.40%;其中,亞洲市場2015年的銷量達到40.96萬臺,相比2014年下降了6.39%,占全世界叉車銷量的38.49%,位列世界各洲第一;中國市場2015年的銷量為23.70萬臺,相比2014年下降了11.88%,占全世界叉車銷量的22.27%,繼續位列世界第一大叉車銷售市場。雖然2015年全球叉車銷量略有下滑,但亞洲等新興市場仍為全球最大的叉車銷售市場。伴隨著世界叉車工業逐步向新興市場國家轉移,將為我國叉車行業帶來良好的發展契機。
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帶來的機遇。中國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實現了迅速的發展,成為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國。但是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勞動力人口正在逐漸減少,勞動力成本在逐漸提高,機器換人的訴求愈發強烈。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力成本呈不斷上升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十年間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由2006年的20,856元增長至2015年的62,029元,增長速度較快。與此同時,與本行業密切相關的下游行業,如制造業、交通運輸業、倉儲業、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等行業從業人員工資也保持較快增長。在人力成本逐年上升的情況下,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機械替代人工成為必然的趨勢。叉車作為生產機械化、自動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游行業分布廣泛,隨著人力成本的上升和機械替代人工進程的加快,將為我國叉車行業長遠發展提供發展動力。
2.3 行業需求波動向上,競爭格局相對穩定
國內叉車行業經歷了2015年的下滑后,2016年下半年需求回暖,從8月份開始,單月銷售增速突破了20%,11月份單月銷量增速達到30%,對于下游極其分散的叉車行業而言,這樣的增速預示著下游行業投資需求回升。拉長周期來看,本輪叉車需求回暖從2015年下半年以來一直在波動向上,伴隨著叉車需求回暖的是,PPI增速一路走高,工業企業良好的開工和投資拉動了叉車需求。
但是對于國內叉車市場而言,其競爭格局已經相對穩定,從2007年到2016年,國內叉車市場一直由安徽合力和杭叉集團牢牢占據行業前兩名的位置。二者合計市場份額約占國內市場的50%左右。并且,叉車行業國產化率已經非常高,國內企業占比高達70%以上。
3 未來趨勢,細分行業出現新的增長點
3.1國際化:邁向海外市場,實現全球化經營
目前,公司海外銷售主要以整機銷售為主,叉車配件的銷售占比較低。未來兩年,公司將加強對海外經銷商和ODM/OEM客戶的售后服務工作,提高叉車配件業務的收入占比。此外,公司還將繼續完善海外經銷商網絡,擴大公司產品海外銷售覆蓋區域,并選擇在合適時機走出國門,通過兼并、收購或參股等方式,在合適市場成立自己的子公司,使公司真正實現國際化經營。